明胶酶谱实验是一种用于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(MMPs)活性的实验技术,特别是MMP-2和MMP-9这两种在细胞迁移、侵袭和组织修复中起关键作用的酶。明胶酶谱实验可以检测MMP2和MMP9的活性,是分子生物学的常用实验技术之一。该实验通过SDS-聚丙烯酰胺(含0.1%明胶)电泳分离样品,然后在二价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系统中恢复MMP-2和MMP-9的活性,使凝胶中的明胶在相应的迁移位置处水解,最后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并脱色,从而在蓝色背景上显示出白色条带,条带的强度与MMP-2和MMP-9活性成正比。
1. 样品准备:取对数期癌细胞,并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,收集上清液并保存在-70°C下备用。
2. 蛋白质浓度调整:根据细胞数调整蛋白质浓度,并与上样缓冲液混合。
3. 电泳:在4℃下进行SDS-PAGE电泳约1.5小时。
4. 洗脱:电泳结束后,将凝胶放入洗脱液中振荡洗脱,然后用漂洗液漂洗。
5. 孵育:将凝胶置于孵育液中37℃孵育42小时。
6. 染色与脱色:孵育后,用染色液染色3小时,然后用脱色液进行脱色,直至条带清晰可见。
7. 图像分析:使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并读取谱带面积、宽度和灰度值,进行统计分析。
1. 避免气泡:在制备聚丙烯酰胺时应注意避免气泡。
2. 缓冲液配制:明胶酶谱的活性受钙离子、锌离子和pH值等因素影响,因此缓冲液的制备应严格准确,应使用超纯水,并控制孵育温度。
3. pH值控制:孵育溶液的pH值应在7.5至7.6之间,以保持酶的最佳活性。
4. 避免变性:在样本处理过程中避免样品中的酶发生变性和失活,不宜对蛋白样品进行沸腾处理,且上样缓冲液中应避免含有β-巯基乙醇或DTT。
5. 明胶保存:明胶应储存在4°C下,制备后1周内使用
科研服务咨询
公众号二维码